通用名
BP:Glycerol
JP:Concentrated glycerin
PhEur:Glycerolum
USP:Glycerin
别名
glycerine;1,2,3,- 丙三醇.
化学名和CAS注册号
Propane-1,2,3-triol (丙烷-1,2,3-三醇)[56-81-5]
分子式 分子量
C3H8O3 92.09
制造工艺
甘油主要是在肥皂、脂肪酸的生产中作为副产品由油、脂肪制得。也可用天然产物,如在大量亚硫酸钠存在下,将甜菜根糖蜜发酵。化学合成方面,可以将丙烯氯化和皂化来制备。
类别
抗菌防腐剂;柔和剂;保湿剂;增塑剂;溶媒;甜味剂;等张调节剂
制剂应用
甘油广泛应用于口服、耳、眼、局部以及非胃肠道给药制剂;见表Ⅰ。
在局部用药物制剂以及化妆品中,甘油主要用作保湿剂和柔和剂。在注射用制剂中,甘油主要作为溶媒。
在口服溶液剂中,甘油用作溶媒、甜味剂、抗菌防腐剂、增稠剂。在膜包衣中也用作增塑剂。甘油还用于局部用制剂(如乳膏、乳剂)。
在明胶软胶囊和明胶栓剂中,甘油用作增塑剂。
甘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制剂,同时,也作为食品添加剂。
表Ⅰ:甘油的用途
用途 |
浓度(%) |
抗菌防腐剂 柔和剂 保湿剂 眼用制剂 片剂薄膜包衣增塑剂 注射剂的溶媒 酏剂的甜味剂 |
<20 ≤30 ≤30 0.5~3.0 可变 ≤50 ≤20 |
性状
甘油是澄清、无色、无臭、黏稠、吸湿性液体;有甜味,约为蔗糖甜度的0.6倍。
药典标准
见表Ⅱ。
表Ⅱ:药典标准
测试项目 |
JP 2001 |
PhEur 2002 |
USP 25 |
鉴别 性状 溶液外观 酸碱度 折射指数 醛 有关物质 卤化物 氯化物限制 糖类 氯化物 重金属 水 硫酸灰分 比重 硫酸盐 铵 钙 砷 丙烯醛、葡萄糖或其他还原性物质 脂肪酸和酯 有机挥发杂质 易碳化物质 含量 |
+ + + + ≤1.470 - - - - - ≤0.001% ≤5 ppm - ≤0.01% ≥1.258 ≤0.002% + + ≤2ppm + + - + ≥98.0% |
+ + + + 1.470~1.475 + + + - + ≤10 ppm ≤5 ppm ≤2.0% ≤0.01% - - - - - - + - - 98.0~101.0% |
+ - + - - - - - + - ≤0.001% ≤5 ppm ≤5.0% ≤0.01% ≥1.249 ≤0.002% - - - - + + - 99.0~101.0% |
一般性质
沸点:290℃(伴有分解)
密度:
15℃时 1.2656 g/cm3
20℃时 1.2636 g/cm3
25℃时 1.2620 g/cm3
闪点:176℃(开杯法)
吸湿性:吸湿
熔点:17.8℃
等渗溶液:2.6%v/v的水溶液与血浆等渗。
折射率:
nD15 = 1.4758
nD20 = 1.4746
nD25 = 1.4730
溶解度:见表Ⅳ。
特性密度:见表Ⅴ。
表面张力:20℃时63.4 mN/m (63.4 dynes/cm)
蒸汽密度(相对):3.17 (空气=1)
动力黏度:见表Ⅵ。
表Ⅲ:甘油水溶液的凝固点
甘油水溶液浓度(% w/w) |
凝固点(℃) |
10.0 20.0 30.0 40.0 50.0 60.0 66.7 80.0 90.0 |
-1.6 -4.8 -9.5 -15.4 -23 -34.7 -46.5 -20.3 -1.6 |
表Ⅳ:甘油的溶解度
溶剂 |
20℃时的溶解度 |
丙酮 苯 氯仿 乙醇(95%) 乙醚 乙酸乙酯 甲醇 油 水 |
微溶 几乎不溶 几乎不溶 溶 1:500 1:11 溶 几乎不溶 溶 |
表Ⅴ:甘油的比重
甘油水溶液的浓度(%w/w) |
20℃时的比重 |
10 20 30 40 50 60 |
1.024 1.049 1.075 1.101 1.128 1.156 |
表Ⅵ:甘油水溶液的动力黏度
甘油水溶液的浓度(%w/w) |
20℃时的黏度(mPa s) |
5 10 25 50 60 70 83 |
1.143 1.311 2.095 6.05 10.96 22.94 111.0 |
稳定性及贮藏条件
甘油具有吸湿性。纯甘油在通常贮藏条件下一般不易被空气氧化,但加热时会降解,生成有毒的丙烯醛。甘油与水、乙醇、丙二醇的混合物化学稳定。
甘油如果在低温下贮藏可能析出结晶,该结晶在20℃以上时才融化。
甘油应置于气密容器中,于阴凉、干燥处保存。
配伍禁忌
甘油如果与强氧化剂混合(比如三氧化铬、氯酸钾、高锰酸钾等),可能爆炸。在稀溶液中,该反应速度较低,有几种氧化产物形成。有光照或与碱式硝酸铋、氧化锌接触时,甘油变黑。
如果有铁污染物掺杂其中,会导致含有苯酚、水杨酸、丹尼酸的混合物颜色变黑。
甘油形成一种硼酸复合物(甘油硼酸),它的酸性要强于硼酸。
安全性
甘油天然存在于动物和植物脂肪以及油中,可以作为通常食物的一部分被消化。甘油容易被小肠吸收,代谢为二氧化碳、肝糖,或者合成体脂肪。
甘油广泛应用于口服、眼、局部以及注射用制剂。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甘油的脱水性。
口服剂量很温和和缓和的轻泻剂。大剂量可能导致头痛、口渴、恶心和高血糖。大剂量甘油非胃肠道给药,30~60分钟内给成年人注射70~80g来降低颅压,但可能导致溶血、血尿和肾损伤。缓慢给药未见毒性。
甘油也可采用口服1.0~1.5 g/kg体重的剂量来降低眼内压。
作为辅料或食品添加剂使用时,一般认为甘油无不良作用,是无毒、无刺激性的材料。
LD50 (豚鼠,口服):7.75 g/kg
LD50 (小鼠,腹腔):8.98 g/kg
LD50 (小鼠,静注):4.25 g/kg
LD50 (小鼠,口服):4.1 g/kg
LD50 (小鼠,皮下):0.09 g/kg
LD50 (家兔,静注):0.05 g/kg
LD50 (大鼠,腹腔):4.42 g/kg
LD50 (大鼠,口服):12.6 g/kg
LD50 (大鼠,皮下):0.1 g/kg
操作注意事项
遵守材料操作的环境和数量相应的常规注意事项。推荐使用护眼镜和手套。在英国,推荐长期(8小时TWA)在甘油空气中暴露的极限浓度为10 mg/m3。甘油是可燃的,可以和强氧化剂起爆炸反应。
法规
已列入GRAS。在欧洲准许作为食品添加剂。收载于FDA《非活性组分指南》(吸入剂;注射剂;鼻、眼用制剂;口服胶囊剂;溶液剂;混悬剂、片剂;耳、直肠、局部、透皮、阴道给药制剂)。在英国,准许用于胃肠道用制剂和注射用制剂。
注释
甘油的EINECS号为200-289-5。
一些药典还收载稀甘油溶液的标准。JP 2001就有关于“甘油”含有84~87%丙烷-1,2,3-三醇(C3H8O3)的品目。PhEur 2002也有关于“甘油”含有83.5~88.5%丙烷-1,2,3-三醇(C3H8O3)的品目。
湖南新绿方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药用辅料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。公司坐落于长沙市西,美丽的沩水河畔,相伴风景秀丽的金洲经济开发区,交通十分便利
公司以“质量精竞、管理严谨、生产先进”为发展的理念,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均按照GMP要求建设和安装,化验室拥有先进的检验设备、经验丰富的专业检验人员和参照药品生产GMP建立的QC管理体系。化验室有一套独立的净化送风系统,以保证实验室的环境,微生物检测室是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设计建成。仪器设备有安捷伦的高效液相色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、紫外分光光度计、十万分之一的电子分析天平等,能完全满足我公司产品的全性能检测要求。
公司严格按照《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进行生产。现已拥有30个药用辅料的批件,氯化钾、磷酸二氢钾、无水磷酸氢二钠、无水碳酸钠、磷酸氢二钠、氯化镁、山梨酸钾、甘露醇、尿素、枸橼酸钠、氯化钙、司盘40、甘油、交联聚维酮、壳聚糖、PEG400、羟丙甲纤维素、微晶纤维素、低取代羟丙纤维素、蔗糖(蔗糖粉)、枸橼酸、苯甲酸钠、无水枸橼酸、碳酸钙、轻质氧化镁、吐温80、果糖、牛磺酸、磷酸氢二钾、谷氨酸钠。